全省公共財政收入達到3307.29億元,比上年增加369.34億元,增長12.57%
  地方財政收入2023.61億元,比上年增加241.45億元,增長13.55%
  全省財政投入240多億元,支持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
  製圖/李珈名
  本報記者 張尚武 柳德新
  通訊員 羅雲峰 尹志偉
  2013年,全省公共財政收入、地方財政收入雙雙實現突破,分別首次突破3000億元和2000億元大關,標志著我省財政實力實現新跨越。
  財政收入邁上新臺階
  來自省財政廳的數據顯示,2013年,全省公共財政收入達到3307.29億元,比上年增加369.34億元,增長12.57%。其中,地方財政收入2023.61億元,比上年增加241.45億元,增長13.55%。
  無論是全省公共財政收入還是地方財政收入,其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增幅。這表明,我省剋服經濟增長放緩、政策性減收、嚴重乾旱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,仍然保持了財政收入平穩增長。
  財政收入邁上新臺階,得益於全省經濟逐步回暖。各級各部門堅持底線思維,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,統籌穩增長、調結構、促改革,搶抓發展機遇,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,發展壯大新興產業,全省經濟逐步回暖、穩中有進,為財政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  財政收入邁上新臺階,得益於部分行業貢獻突出。卷煙、房地產等傳統主體稅源行業經營情況良好,帶動增收突出。電子信息、汽車等新興行業發展較快,新增入庫收入較多。
  財政收入邁上新臺階,得益於財稅部門勤徵細管。各級財稅部門科學研判走勢,加強重點稅源行業企業監測,挖掘增收潛力;增強部門協調配合,強化省、市、縣三級聯動,形成徵管合力。
   服務發展取得新成效
  2013年初,省政府1號文件《關於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的意見》出台。全省評選出第一輪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,省財政予以重點扶持。
  我省發揮財政精準調控的優勢,促進經濟穩定增長,推動產業轉型升級。
  嚴格落實減稅清費政策。啟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“營改增”試點,落實面向小微企業、轉制文化企業及鼓勵企業研發的稅收優惠政策,激發企業活力,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。取消和免徵5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,共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7.8億元,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。
  多渠道籌措重點項目建設資金。保持適度財政投資規模,優化投資結構,省財政安排資金620多億元,並依托平臺公司,新增融資約160億元,重點支持公路、鐵路、機場、保障性住房等重大項目建設。積極爭取中央增加我省地方債額度,規模達154億元。
  著力扶持實體經濟發展。省財政籌集各類產業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約17億元,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做大做強。
  大力支持兩型社會建設。啟動鉛鋅礦石和石墨礦資源稅從價計徵改革試點,重點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,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由長沙市擴大到長株潭城市群。在全國率先啟動政府綠色採購,對納入“兩型”產品目錄的給予政策支持。
   民生改善達到新水平
  剛剛過去的一年,我省財政總計投入240多億元“真金白銀”,支持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。
  教育方面,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運行補助和條件改善計劃,幫助農村學校全面解決學生用床困難。完善省屬高校經常性財政撥款辦法,支持高校社會化學生公寓和食堂回購。
  醫療衛生方面,新農合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補助提高到280元,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提高到30元,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年均補助提高到5000元。完善公共衛生防控體系,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,提升處置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。
  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,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50元,保持“九連調”。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差分別增加21元和16元,農村五保戶集中、分散供養年補助分別增加865元和396元。提高優撫對象撫恤和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標準。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,對城鄉低保家庭和孤兒高校畢業生求職給予補貼。  (原標題:財政實力新跨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01beos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